vsport官网南平:校园体育“潮”起来

2024-11-26 10:55:1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“One!Two!Three!Go!”听到AI发出的指令,孩子们赶忙集中到一个屏幕前轮流做动作,做完一套动作后,便期待地盯着屏幕,等待着分数出现。

  今年暑假期间,为响应南平市出台的《南平市中小学生每天健康运动1小时实施方案(试行)》,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斥资80万元打造了智慧AI体育运动项目,帮助完成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的新要求,成为南平市校园体育教育改革的先行兵。几个大屏幕在教学楼架空层上一字排开,十分抢眼,小县城里的大设施给校园注入了满满的科技感。

  “下课了,我们就会一起去找AI机器,选择自己喜vsport注册欢的运动项目玩,有时候也会几个同学选一个项目现场PK。”在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操场上,正在使用智慧AI体育系统的学生叶颖说。

  该系统能让学生的运动情况通过数据呈现,让体育课堂有了个性化的可能。学生可以同时进行仰卧起坐、跳绳、开合跳等多人室内项目,AI器械将自动录入成绩,减少测试时间;还可以在操场上进行跑步测试项目,实现随到随测,全面评估体能,并通过人脸识别简化流程。该系统还提供视频观看功能,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动作,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。

  近段时间来,南平市各学校在体育设施投入和师资力量补充方面下足了功夫,全市共计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操场改造(翻新)及体测设备、体育器材购置等。

  在“双减”政策背景下,南平市正在探索一条通过引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来激发兴趣的道路。

  红彤彤的鲤鱼灯金鳞片片,在黑暗中腾空而起,先游入“莲塘”,再跃过“龙门”。仔细一瞧,原来是身着古时童子服饰的孩子们用蹲下、站起、跳跃等动作带动着鱼灯上上下下……

  “龙鱼戏是流传于武夷山五夫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,2011年12月14日收录在了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”武夷山朱子学校的学生向记者介绍,龙鱼戏原名莲鱼戏,从宋代起,每逢士子中举和应试入贡时,乡民便用竹子编制成龙鱼灯,以此庆祝士子中举登榜,这一千年传统民俗一直延续至今。

  武夷山朱子学校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工作常态化,因地制宜开展舞龙鱼兴趣小组:每周二下午的延时服务课上,老师通过教授基本舞蹈动作,如翻江倒海、水波起伏、龙鱼转圈、左右翻腾、拧麻花,让学生一点点走进武夷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邀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(五夫龙鱼戏)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——彭子逑入校园悉心授艺;以“朱子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”为平台组建了少年龙鱼戏表演队,每年五夫荷花节学生一起参加游古街舞龙鱼。

  顺昌县地处武夷山脉南麓,先民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崇拜灵猴之俗,从唐末开始融合儒、佛信仰,沉淀为今日的齐天大圣信俗,顺昌也被誉为齐天大圣文化的发源地。

  顺昌实验小学教师钱振忠为让学生体验大圣文化,他走访顺昌宝山、探寻郑坊,从大圣文化的发源地了解大圣文化的发展,并与顺昌太极武术协会的前辈进行交流探讨,结合自己的专业改编了一套武术教材。于是,2024年春季顺昌实验小学便启动了“猴拳进校园”活动。

  猴拳以其模仿猴子灵动身法与智慧战术的独特魅力,迅速吸引了学生的目光。学校每周安排两次课程教授猴拳的基本拳法,同时在每节课堂中讲述一段大圣文化的历史或故事,学生对猴拳的兴趣随着课堂的深入而逐渐浓厚,学生在学习中、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  闽北悠久的历史和有趣的民俗为体育课程的丰富提供充足的素材。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,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运动在南平掀起了一股热潮,越来越多学校开始积极vsport注册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。(黄少雯 许殊镌)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