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/News
vsport上海闲话聊体育|老上海的“高球”为了梦中的“信天翁”
长杆一挥,随着“啪”的一声响,白色小球如鸟在绿草地上方飞翔。我当年是在电视台做新闻值班时,才晓得低于标准杆1杆称“小鸟”,低于vsport注册2杆叫“老鹰”,低于3杆为“信天翁”。捉“小鸟”喜抓“老鹰”适意,而“信天翁”做梦都想,说职业选手打出“信天翁”概率也只有1/2500。
高尔夫进中国之初称谓多,有称“波球”“抛球”,有喊“高尔富”“考尔夫”,上海人因其球杆似中国杓子叫它“杓球”,还亲切地喊伊“高球”。1893年(清光绪十九年),跑马场跑道中出现上海第一座高尔夫球场,为就地利用小沟、土堆所建的简易球场。翌年1月10日晚,在上海骡马市场董事会办公室,市场主席布罗迪·A·克拉克主持18名高尔夫爱好者参加的会议,发起成立上海高尔夫俱乐部(上海杓球总会,后称“抛球总会”“高尔夫球总会”)。当年把跑马场球场6洞扩9洞,“球场应该是远东最佳球场,9洞林克斯设有足够的障碍、沙坑、沟渠,深受资深球手喜爱”。(1895年2月15日《北华捷报》)
随高尔夫在沪兴起,先后建起虹口(1911)、江湾(1912)、虹桥vsport注册(1916)、泗泾桥(1926)、江湾乡村(1926)及美孚行(1928)等球场。还有逸园(今文化广场)、海格路(今华山路)、戈登路(今江宁路)等微型球场;其中江湾为中国第一个18洞球场。1925年,远东最大规模的第一届中国高尔夫公开赛,由中国、日本、菲律宾17家高尔夫俱乐部参加,比赛在江湾举行,奖杯由上海居民捐赠。